头像by 和(・ω・)哉

txt掉落请走企鹅群:345554242
敲门砖为我的ID/lofter名/微博名

暖阳 04

注意事项:

一方死亡梗。

虐。

打作者不要打脸。

如能接受以上说明,继续往下拉……





他们至今不知道这个案子的水有多深,喻文州也并不能确定黄少天的遇害是否跟这件案子有关系。但他不会排除这个可能,尤其是在他自己也曾经面临危险的情况下。而现在知道案件的档案曾经被他以外的人翻动过,喻文州就更加怀疑最近几件事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检修班又对他们说,门窗没有任何被撬过的痕迹,锁芯里有铜屑,新鲜未氧化。

有人配了一把钥匙,让昨天那位不速之客能够顺利潜进来。

这不是个小问题却又不方便声张。最后协调的结果是在查清真相之前,法医实验室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电话内线直通安保办公室,任何问题要在第一时间上报。

突然收紧的安全系统有点麻烦,但对于喻文州来说影响不大。他的在岗时间一直远超工作要求,即使要留宿实验室,他也不忌讳睡在解剖台上。送走检修班,实验室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状态,另一位同事对喻文州说:“我刚刚去痕迹室,那个伤痕对比的结果出了,我顺便拿回来就放在你抽屉里。”

喻文州晃神,然后笑了,“谢谢。”

关于黄少天的案子,法医这边能做的虽然不多却从未放弃努力。他们扫描截取了黄少天骨骼上所有伤痕和类似伤痕的痕迹送去做对比鉴定,判断最近的损伤源于何类器物,总结归纳之后交给警员们进一步核对排查。

喻文州回到自己的位置,并没打开抽屉看那份伤痕对比的结果,而是随手抽了一张废纸,拿铅笔在上面写起字来。他写得很浅,黄少天几乎要趴在纸上才看得清。

你看到是他自己开门进来吗?

黄少天想了想,“没太注意,走廊里人来人往的一直不是特别安静。那个老头又想要回来,年纪大了话也多简直啰嗦的不行。但锁头被打开的时候好像只有一个人在门外,你怀疑他有同伙?”

喻文州点点头,继续写。

至少要先确定我身边没有。

“这很容易,我问问其他人就知道了。哦,是不是应该说其他鬼?他们被我赶出去之后散布在周围,看到的东西都比我多。别担心他们因为被赶出去就不跟我合作,我可是正义的人民警察……好吧生前是正义的人民警察。你工作吧,我很快回来。”黄少天说着就要飘走。

喻文州咳嗽一声,看黄少天转回来,又在纸上写。

顺便问问看昨天那位是不是已经被提走了。

“OK,OK,很快回来!”黄少天再次说完,迅速飘远。

喻文州这才拉开抽屉,翻开痕迹报告的第一页。

黄少天的骨骼伤痕累累,是从小学就开始累积的“辉煌战果”。喻文州听他说过自己小时候淘气,隔三差五与人打架、骑车撞护栏或者从树上摔到地上,伤筋动骨打过钢板高中毕业才又开刀取出来。那么多陈旧伤在报告中被整合成六页,按愈合时间顺序标记着黄少天的成长历程。更新一些的伤痕是大学之后造成的,不多,基本都能与黄少天外勤的案子对应上。这些伤痕充足了两页的内容,写明了大部分伤痕的来源和愈合时间。最后是没有愈合痕迹的新伤痕,几乎遍布全身,包括头部。报告里给出了符合伤痕形状、深度和创口遗留物质的部分器物名单,除了两处应该是金属利器造成的之外,其余全部是坚硬的钝器伤。

肩膀忽然一凉,喻文州“啪”地合上报告。

黄少天就在他耳边抱怨起来:“就这么不想给我看吗?是我的检查报告吧?封面还有编号你不要骗我,我自己的那个编号可是记得很清楚的。次奥,不就是有点看不清楚不小心靠你太近,居然这样都能暴露,说好的人类感觉不到鬼呢?喻文州我真的有点生气了,你这样也算朋友吗?明明是我自己的事情,凭什么不让我知道?”

他还在喋喋不休,喻文州索性把报告又收回抽屉里。

“靠靠靠,绝交好吗?我辛辛苦苦帮你跑腿,居然这样对我——”

喻文州换了新的一张纸,刷刷写着。

提走了对吧?什么时候?昨晚我走以后有没有人动过你的骸骨箱?

黄少天气得不说话。喻文州也不催他,转身去取了今天待检东西取样送检,电子照片一张一张地打印出来,钉进空白报告里。

僵持了好一会儿,黄少天才又突然说:“我跟你刚才看的那个档案有关系?你觉得我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会影响我的判断?会不把我问到的消息告诉你?”

喻文州摇摇头,把手里的工作停了下来,回到桌前继续跟黄少天交流。

这四个字他写得很重,很清楚。

会影响我。

什么都不知道的黄少天受到这些信息影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要他与一个什么都知道的黄少天继续讨论相关的信息,喻文州觉得,他可能做不到。

有些特殊的时间,他并不想、也不能够把每件事情都拿出来冷静分析。

比如现在。

 

黄少天的死因无法准确判断,不过从骨骼上为愈合的伤痕推断,他有很大可能是在挨了透骨的两刀之后、在大量失血的情况下被活活打死。没有犹豫、毫不留情,在抛尸的时候也并没有换掉他的衣物。没有碎尸,没有采取措施加速腐化,只是随意把他丢在了那个前后五十年可能都不会有人打开的闇窖里。

很显然,对方并不担心黄少天的尸体会被人发现,他们大概笃定了短时间内都不会有人发现这具尸体。黄少天会永远的失踪下去,直到被登记死亡。

所以,损毁面部也不是必须手段。

但黄少天遗骸的颧骨和上颌骨都严重骨折,导致这具本来不应该由喻文州直接负责的骸骨被送到喻文州的解剖台上做颅骨复原,以便进一步确认身份。

喻文州想,对方有意造成这种伤害的可能性很低,人在挨打的时候也会下意识保护头面部,于是这些损伤很可能是黄少天刻意为之——这样能保证他的骸骨有更大可能被送到喻文州手上,至少能让喻文州确认他的死亡,然后,也许还会有进一步的线索传递。

以黄少天的个性,这个也许,肯定已经是事实。

那个案子他们一直在查,准确来说是黄少天一直在查,不过为了避免消息泄露导致两人同时遇险,他和喻文州关于这件案子的交流不多,得到的所有证据和线索也大部分没有交给喻文州。他们有后备方案,也涉及交接,但现在的状况显然不是他们后备方案中的任何一种,而相关线索以这样一种方式交接,也让喻文州有些难以承受。

“好吧,等到不会影响你的时候再告诉我也行。”黄少天到没有强人所难,很快绕过了这个怎么都没办法协调的节点,“那个人凌晨就被提走了,好像是监狱直接来接的。昨晚没人动我的骨头,你同事一直在,不过有个人来找你,发现你已经下班就走了。”

是个什么人?

黄少天说:“警察,好像姓卢?看起来挺小的,说不定警校刚毕业。现在的小孩子简直营养不良啊那个身高……”

喻文州想了想,抓起手边内线电话拨了个号码:“我是喻文州,麻烦让小卢尽快到实验室来一趟。”

他是个法医,虽然也学刑侦,但更习惯作为一名法医来思考问题,用数据说话,佐以符合科学道理的推理,得出足够确实的结果和答案。相比之下,刑警们对直觉和人际关系的分析能力往往更胜一筹,至少在喻文州有限的记忆里,黄少天就是这样的存在。

那还是他们第一次合作的案件,情况有点棘手。嫌犯是警校中途辍学的学生,跟了一个受处分被踢出警务系统的酒虫混社会,懂一点侦查,也懂一点反侦查。警方拿到手里的全部是间接证据,而且中间有断链难以作为决定性证据。

几个年纪轻的警员气得直砸桌子,连黄少天那几天都磨牙不说话

后来黄少天自己去剑走偏锋了一阵子,又挖到点口供和相应的监控录像,还有偷偷弄到的血样。喻文州给他化验报告的时候提醒,有些证据的取得并不符合规定,不能提交。

“如果只靠现有的部分,还是不足以定罪。”喻文州说。

黄少天抬起眼睛,“我知道。这些又不拿给检察官和法官看,我就是直觉这几个人知道的肯定比现在说出来的多。如果实在没有直接证据,大不了先放他走。我不信这种人渣走多了夜路居然没留下点什么痕迹。记得替我保密,我打算从这些入手然后……”

然后他挖到了同一个人犯下的另一件案子的直接证据,在实验室进行数据整理和反向对比之后,两件案子并案调查,最终还是把人送进了监狱。

结案那天黄少天冲到实验室,给了喻文州一个大大的拥抱。

“你知道吗,经费透支了居然还没封档我简直惊喜!总算了解我一桩心事,今晚有空吗请你吃饭!大餐吃不起食堂总是可以的,我们点糖醋排骨,点两份!其实我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后期我又偷偷加了那么多检验内容为什么还没因为经费用完封存档案。”

他说到一半,被喻文州笑着打断。

“再加一份烧肉怎么样?你确实应该好好谢谢我。”

黄少天疑惑,喻文州转身,拿一叠法医实验室的检验成本汇总表给他。

之后,他们才真正交情渐深,成为一对搭档。

卢瀚文显然并不在队里,他今天凌晨还来找过喻文州,这个时候八成正睡觉。刑警们晨昏颠倒的日子太多,要交流也是用内部邮件更快一点,卢瀚文会亲自跑来找喻文州,大概也是有点什么不方便被别人窥见的秘密。

一直到下班时间,卢瀚文都没有过来。今天是实验室戒严的第一天,又刚好没什么人需要在这里通宵出报告,喻文州就让同事们都先回去,自己留下来值班。

同事们还担心,昨天那位不速之客说不定是冲着喻文州来的。他一个法医,在校时候格斗擒拿都差点不及格,万一再有人要闯入,喻文州连自保都有问题。正在这时候,卢瀚文来了电话,说自己正在从现场回来的路上,让喻文州一定在实验室等他。

“可以放心了吗?”喻文州说。

送走担心不已的同事们,他锁好门坐下来,转动椅子面对被他放置了好一阵子的黄少天。

他说:“虽然你不记得生前的事情,但我想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应该不会因为这个改变。早晨我看的那份档案,是你生前跟我一起负责的一件案子。我不知道你进行到了哪里,想先梳理一下你的思路。”

黄少天想了想,也学他的样子坐下来——亡灵可没有椅子,他就坐在半空中。

他说:“那个档案看起来挺机密的样子我就没有偷看,早知道就跟你一起看一看。”

喻文州笑着靠进椅背里,慢慢复述起来。

蛮久以后,黄少天说:“听起来挺杂乱的根本没有头绪,真的是同一个案子吗?看起来你也不知道关联在哪里。不过如果是我,会借其他理由从那个小偷开始查,反正他是惯犯,不怕他不出事。”

因为不起眼,所以安全,稳妥,不惊动任何人。

评论 ( 11 )
热度 ( 152 )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